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推动力,能够加速生产要素流动,提升市场配置效率,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数字经济有着多种发展形态
数字经济是围绕大数据、5G、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既包含新技术、新产品,也包括新模式、新业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形态。
从数字技术的渗透程度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形态可以分为核心层、狭义层、广义层的三环同心圆。核心层是以数字技术应用为圆心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如计算机和信息软件、硬件制造和应用;狭义层是在信息产业基础之上产生的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业,如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等;广义层是在信息产业、互联网经济等基础上形成的、逐渐与传统产业、传统商业、社会治理进行融合的经济形态。
从生产要素的作用方式看,数字经济可以分为基础型、技术型、资源型和融合型等四种形态?;⌒捅硐治胧中畔⒒∩枋┙ㄉ柘喙氐牟?,如以5G、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技术型表现为前沿数字技术的应用,如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算力算法技术相关性产业;资源型是将数据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要素的经济形态;融合型主要表现为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经济形态。
从经济主体的分布领域看,数字经济可分为消费型数字经济和产业型数字经济。消费型数字经济主要服务于消费者,应用场景包括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线上会议、视频直播、网上购物等,其核心价值在于增加数字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扩大社会总消费。产业型数字经济主要服务于企业,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制造、高速数据传输等,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据传输和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帮助企业从产品、管理等多方面提升竞争力。
国家统计局对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的统计范围进行了界定,确定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五个大类。其中,前四大类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即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是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包括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
数字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特征
与传统产业相比,数字经济在基础设施、生产要素、生产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具有新的特征。
数字经济带来生产要素的变革。数据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参与经济运行过程,其创造的价值不仅体现为数据本身,更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数据作为生产要素,通过算力算法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分析、预测,使数据驱动的决策替代传统的经验决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资本、技术、土地这些传统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高产品、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数据具有虚拟性、低成本复制性、共享性等特点,根据梅特卡夫定律(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节点数的平方),数据规模越大、种类越丰富,产生的信息和知识就越多,整合网络中碎片化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数据要素对市场结构、产业组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就越深。
数字经济带来创新方式的变革。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无论产品研发、工艺优化还是流程再造,都需要进行大量实验验证,过程复杂、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数字技术通过建立虚拟镜像,采用“数据+算法”,通过“海量数据+科学建模分析”发现规律,促使创新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重组和优化,大幅缩短了新技术、新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为产业创新带来极大便利。此外,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生产过程的参与主体从生产者向“生产-消费”结合体演进,亦即个性化定制模式让消费者全程参与生产过程,传统的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流程不断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流程。在此过程中,生产主体逐渐向多元化转变,创新活动更加依赖多方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经济带来组织形式的变革。传统产业组织的典型特征是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架构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纽带。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使得生产更加平台化、网络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降低了各类生产主体间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了生产要素配置范围,使多元化生产主体可以通过网络空间进行协同生产。如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云平台促使“大平台+小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愈发普遍;共享经济等新的组织形式使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开源创新成为创新模式新的发展方向。
数字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所产生的连接、共享与融合。数字经济是互联经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网互联、物网互联、物物互联将最终实现价值互联。数字经济是共享经济,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价值链条的重构,使价值更加合理、公平、高效地得到分配。数字经济也是融合经济,通过线上线下、软件硬件、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实现价值的融合。
以技术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当前,面对我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不利局面,发展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成为了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充分激发数字经济发展动力,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继续加强核心技术研究攻关。数字经济依托于数字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其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应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高数字信息技术研发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进一步明确阶段性目标,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为技术进步积累资源
继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支持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不断畅通技术转移通道。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数字经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机构。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等各类科技服务。完善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继续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政策,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各类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培养和引进全球领先的创新团队,围绕支撑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世界领先的研发实力。
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作者罗来军,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原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24年2月27日第11版。)